蛋白互作|一文了解蛋白互作的研究方法

類别: 新聞資訊 日期: 2025-02-12 作者: Editor

 

關于蛋白互作的實驗技術,常見的研究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的方法如下:免疫共沉澱(Co-IP)、酵母雙雜交、Pull-down、熒光共振能量轉移(FRET)、表面等離子體共振(SPR)等等。

 

 

免疫共沉澱

 

 
 

原理

 

基于抗原-抗體特異性結合,用于研究天然狀态下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經典方法

 
 

流程

 

1.細胞裂解獲取目的蛋白溶液

2.預純化與抗體孵育

3.免疫沉澱富集蛋白與洗雜

4.洗脫互作複合體與分析(WB或質譜檢測)

 
 

優點

 

生理條件下檢測内源性互作真實可靠,可分離多組分蛋白複合物

 
 

局限

 

靈敏度限制可能無法檢測低親和力或瞬時的相互作用,需高質量抗體,可能産生假陽性,裂解條件需優化以避免破壞互作

 

 

Pull-down 實驗

 

 
 

原理

 

重組蛋白(如GST标簽蛋白)作爲”誘餌”捕獲結合蛋白

 
 

類型

 

1.GST Pull-down          2.His标簽Pull-down

 
 

優點

 

驗證體外直接相互作用

 
 

局限

 

有活性的目的蛋白難表達獲得,不是生理條件下檢測可能存在假陰性

 

 

酵母雙雜交系統

 

 
 

原理

 

轉錄因子拆分後通過蛋白互作重建活性

 
 

優點

 

高通量篩選互作蛋白

 
 

局限

 

限于核内蛋白,存在假陽性/陰性

 

 

熒光共振能量轉移(FRET)

 

 
 

原理

 

熒光共振能量轉移(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, FRET)是一種基于非輻射能量傳遞的分子間相互作用檢測技術,需熒光标記蛋白

 
 

優點

 

可檢測距離<10nm的相互作用,可實時觀測活細胞動态,無需破碎細胞,保留天然構象與翻譯後修飾狀态

 
 

局限

 

供受體發射光譜重疊導緻假陽性,結果受表達水平、局部pH等因素影響,熒光蛋白體積可能幹擾目标蛋白功能  

 

 

生物膜幹涉技術(BLI)

 

 
 

原理

 

基于白光幹涉原理,通過檢測傳感器表面生物膜層厚度變化來實時監測分子相互作用

 
 

優點

 

無需熒光/同位素标記,保留分子天然構象,可定量分析結合動力學,可直接檢測粗提液、血清等複雜樣本

 
 

局限

 

小分子(<150Da)信号較弱,需高濃度樣本,抗原多聚化導緻假陽性(如三明治法需單體抗原),固相化可能改變配體構象,專用傳感器耗材價格較高

 

 

新的一年

樂七生物攜手

Co-IP與Pulldown全序列beads

磁珠産品以及試劑盒産品

開啓新征程

歡迎廣大新老客戶咨詢選購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手機掃碼可直接訪問該頁面